专题首页 时代先锋 一局先锋 我身边的先锋
  首页>> 新闻中心>>专题专栏>>一局专题>>寻找我身边的先锋>>2015我身边的先锋故事集  
创新成瘾
发布日期: 2016-05-12 字号:[ ]

邓继文(前)在测试节水“太空衣”

   诚信先锋:邓继文  二公司印刷学院项目执行经理

   听故事人的感受:

  (1)二公司团委副书记杨旭:邓继文做事认真仔细,勤于思考,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领导。他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和引导,他教会大家做事要积极主动,踏踏实实,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2)二公司十八大项目书记刘树国:邓继文同志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他时时刻刻将行业的进步、公司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铭记在心,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故事正文:

    省场地又省人工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可以拼装的用钢板制作的消防水箱,节水又省力的混凝土构件竖向养护衣,拆装方便、可以周转使用的标准化围挡板,防止混凝土甭管遗撒的混凝土泵管阀门(已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便捷的小型混凝土搅拌机,节省人工的砌筑用混凝土卸料池,便于塔吊混凝土塔机料斗,可以调整出水形式和远近的喷水水枪,节约人力、高效降尘的的喷灌降尘设备,这些发明全都出自一个人,他就是二公司北京印刷学院项目执行经理邓继文。

  今年53岁的邓继文,做过电焊工、钢筋工、木工、瓦工,他从不拘泥于传统,每次在施工中都会有创新。他不仅在施工领域发明了很多装备,还发明了可将厨余垃圾粉碎后直接从下水道排走的厨余垃圾粉碎机以及可循环使用的不锈钢盥洗池,可以减少垃圾排放次数的小型垃圾压缩机,环保高效的捕蝇笼。

  可移动、会开合的钢筋加工棚

  印刷学院项目是在老校区里建新的教学楼,施工场地非常小。如果按照正常项目的钢筋加工棚设计,钢筋在棚内加工之后要搬运到钢筋棚外面,重新码放在空地上,才能被塔吊吊起,耗费人力又需要空间。邓继文带着项目员工在准备建钢筋加工棚的场地转了几圈后,说“这个棚,可以改”。很快,邓继文设计出了会开合的钢筋加工棚。他为钢筋棚铺设了轨道,装了轮子,使钢筋棚可以从中间一分为二。这样,项目就可以根据需要将加工棚沿着轨道左右分开,将加工好的钢筋从钢筋棚里直接吊起,避免了二次搬运。仅这项成果,就为项目省了10万元的人工成本。这个会开合的钢筋加工棚不仅拆装方便还能周转使用。

  有了它,再也不用挖水池了  

  消防蓄水池是项目的必建设施。一般的做法是挖一个大坑,在坑里做上防水、抹上灰。可是在印刷学院项目,挖坑就等于破坏校园环境。邓继文又发明了新型消防蓄水设备——四个用钢板焊成的大水箱。这些水箱高2.5米、长3米多、宽2.1米,箱体之间用几根管子相互连接。水箱的侧面还有水位观察管道,能查看到水箱里的水位,非常便捷。这项发明还有一个亮点——为今后的工程实现了消防储水零投入,因为等这个项目建完后,可以直接拆除周转到下一个项目,只需再按照项目大小、储备用水的多少增减箱子、拧上几颗螺栓就可以轻松搞定了。

     命题发明—— 节水“太空衣”

  2015年7月,北京市质检总局领导来印刷学院项目检查,看到了邓继文发明了这么多装备,一位质监总局的领导对邓继文说:“混凝土构件的竖向养护,水消耗量很大,你能不能想个节水的办法?”混凝土构件是指用混凝土浇筑成的墙体、柱子等各种结构,按规定这些结构的养护,正常需要7天,特殊的需要14天。在养护期间,必须保证混凝土构件水平方面和竖向都是湿润的,但是竖向的表面存不住水,就需要不断地往上喷水,即耗人力又耗水。

  很快,邓继文就完成了这项“命题发明”。他把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一种类似于海绵的材料)和TPU膜(一种塑胶薄膜)黏贴在一起,外表看起来像件奶黄色的“太空衣”。“太空衣”的底边是封死的,上端开口,从上口浇水,由于海绵的强吸水性,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构件,保证了构件的湿度,TPU膜不透水,防止了水分的蒸发。给构件穿“太空衣”也很方面,用强力磁铁就可以将“太空衣”固定在混凝土构件上。这项发明,在印刷学院就可以节水近400吨,目前已经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 邮编:100161 电子信箱:zjyj@cscec.com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19915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