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桂林(中)
工程师先锋:谢桂林 六公司温州瓯北12#地块农房集聚项目总工程师
听故事人的感受:
温州瓯北项目办公室文员万佳佳:谢总工为人低调谦虚,他身上的“韧劲”,是我学习的榜样。
故事正文:
8月的温州瓯北,天气闷热,中建一局六公司瓯北12#地块农房集聚项目的总工程师谢桂林带着项目的年轻人在施工现场看工人支模板,已经看了几天了。
项目的标准层计划施工速度5天一层,现在却滞后到15天一层。原来项目的工人都来自北方,对南方的施工方式不适应——北方一般采用大钢模,楼板和墙柱分开浇筑,而南方用的是木模板,工人们不适应,进度迟缓,质量也不行,换了一拨又一拨的工人,可进度就是上不去。考察了几天,谢桂林找出了问题关键点,一个是支模方法不对,一个是检验程序繁琐。
找到了症结,谢桂林立即召集班组小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到会议室,给大家培训。他详细讲解了模板搭设过程中,问题出在哪,该怎么解决,还特别提醒班组长们要跟工人讲清楚施工要点。谢桂林还给大家讲了验收程序和如何把握验收时间。
第二天,谢桂林又带着小组长们到现场,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对每个工人进行交底,让最基层的操作工人弄懂弄通。谢桂林又带着验收人员手把手的教验收方法。
谢桂林每天都会检查项目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很快,标准层的进度和施工质量有了很大改观,达到了5天一层的原定计划,最快实现了4天半一层,工程质量检查评分都在85分以上。
有人问谢桂林,为什么工作那么忙,还要每天都到现场检查。谢桂林说,这就叫“PDCAS循环”。
进度赶上来了,分包队的人说:“谢总工,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这么精心对班组培训学习,手把手的教我们,这工程不光是进度上不去,我们的工人可能也会走光了。”
谢桂林笑着说:“这是我们该做的,虽然你们是分包,我们是总包,但是工程是大家的,进度上去了,质量保证了,总包和分包都有收益了,工人也有收益了,如期履约,还能创造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