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金花
工程师先锋: 张金花 科研院第六检测所第一检测部副经理
听故事人的感受
(1)科研院第一检测部经理任静: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她给了我巨大的支撑与帮助,在我们部门的发展中,她不遗余力的致力于新业务开拓、员工培训、科研创新,她是就是我身边的先锋。
(2)科研院综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岩岩:她对待工作的负责、坚韧值得大家学习,可以说是在工作中践行着先锋文化,她是我身边工程师的先锋。
故事正文:
2014年1月。北京丰台南苑。已过了下班时间,中建一局科研院遮阳实验室灯火通明。
“花姐,能不能试试,用12根压力传感器再测一遍加载压力?”“遮阳产品耐雪荷载检测设备”课题组成员小李面对再次失败的检测数值,焦急地问。
“压力传感器对这个试验没用,不要放多余的东西增加负担!”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科研院第六检测所第一检测部副经理张金花否定了这个提议。
张金花带领课题组一遍一遍进行着反复实验,她们正在研究的是遮阳产品耐雪荷载性能的检测设备,就像检验汽车安全性能需要进行汽车碰撞测试,检验遮阳产品的承重能力也需要进行耐雪荷载测试。目前国内还有这样的检测设备。现在张金花带领课题组已经把检测设备设计制作出来了,就差给校正设备的精准度了。
做检测设备精准度实验,需要把遮阳产品的样本固定在设备上。理论上讲,不论样本固定在设备试样框的中心还是两端,数值应该相等,可这套设备测出来的数值总是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呢?大家反复实验了很多遍,卡在这关已经5天了,还是没找出原因。
张金花站在设备旁边陷入沉思,能够想到的问题一一在脑海中过电影:加载速度没问题、加载点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加载用沙袋与铁砂也没有误差……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已经晚上9点多了,连续一个多月加班,课题组成员已经很疲惫了。
“要不今天算了吧?” “但也可能就只差一点点了。”张金花心里矛盾着。她看着疲惫的大家反思:“自己是不是陷入误区?”
“再排查一遍!这次从距离测试开始一一排除!”她坚毅地下了指令。
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继续开始实验。
“花姐,找到了!找到了!”课题组成员惊喊道。
“是样本支撑架的一条支撑轴比设计图上的长出了5毫米!”
“问题就出在试样固定框没有水平,致使每次在不同位置安装时,中心位置与地面的距离都不一样,这样加载后得到的数值就不一样。看来差1毫米都不行,赶紧换了一条支撑轴!”张金花说。
换了一条支撑轴,再次安装,重复几次试验后,终于成功了!大家欢呼着拥抱在一起,此时已是凌晨1点。
这套遮阳产品耐雪荷载性能的检测设备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检测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遮阳产品的检测,国家住建部办公楼和北京神华大厦都使用了这套检测设备。
(张岩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