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从渤海进入京津之地首善之区的时候,目光一定会被矗立在城市建筑群中的“最高峰”——天津津塔(天津环球金融中心)所吸引。这座336.9米高的超级工程刷新了华北地区的天际线,是所有人眼里的明星建筑。它由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建设团队的领军人物就是扎根基层,在施工一线奋战了二十年的王建利。
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北京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劳动模范、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优秀员工……王建利虽然得了不少荣誉,但是从不张扬,一直低调做事,亲力亲为、爱岗敬业,用一座座精品工程赢得业内的称赞。
有诺必践的建筑人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铸造精品工程,实时、高效的履约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王建利始终在工程履约过程中坚持这一原则。二十余年的项目管理经验,王建利总结形成了精细有效的管理模式,他总能运用大项目管理理念,在准时履约合同工期的同时,保证优质精品工程。
不只是华北第一高楼,王建利还带领团队为京津两地贡献了北京LG大厦、中国石油大厦、北京金融街(月坛)中心、天津金融街(和平)中心工程等多个地标建筑,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他已成为建筑业超高超大工程新的领军人。
天津津塔总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从2007年底破土动工,到2011年3月交付使用,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王建利用炽烈热情和朴实的工作作风
感染着项目团队的每个人,用多年积累的超高层建筑的项目管理经验引领团队一路攻坚克难,驯服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个拦路虎,在烂泥坑上缔造了华北高度。他带领项目团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多项高新技术和施工工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多项纪录,创下“十四项津门之最”。
两年三个月,49万平方米,王建利带领团队在复杂城区和同类建筑产品中用领先国内同行水平的建造速度,不负众望完成本需四年时间的工作任务,让北京金融街(月坛)中心在北京市西城区拔地而起。“干好这个项目对业主具有重大意义,再苦再难也要兑现对业主的承诺。”品质高、体量大,场地狭小、工期紧,施工组织难度高……在一个又一个不断“袭来”的困难面前,秉承野战军雄风的项目团队以“欲筑高楼,踏尽艰难路”的坚定态度,凭借科学部署、精密策划、过硬的技术能力,创造了核心筒爬模结构施工两天一层、外围幕墙两年工作量仅用七个月完成等建设奇迹,被金融街控股集团誉为“四好”项目——工程建设速度最快,质量做到最好,效益做到最佳,配合最好。
工作中的王建利始终保持着平易近人、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项目施工过程中,总能见到他现场巡视,询问工程情况的身影。在北京金融街(月坛)中心项目竣工阶段,他亲历一线,带领团队24小时轮岗,在地下室、在楼层间指挥施工。
凝心聚力的领导者
“主动的、超前的、充满策略的做事,进取的、务实的、谦和自律的做人”是王建利大项目部独特的文化理念,也是团队建设的灵魂。
建楼育人,王建利认为“工程是平台,项目部从本质上说是一所培养人的学校”。他确立了“倡导永续学习 打造书香项目”的目标和三个“突出”、九个“平台”打造书香项目的具体措施。在团队良好的学习氛围里,不同类型的人才迅速成长。王建利大项目部培养了多位骨干员工,真正成为了为企 业输送人才的学校。
“愿意付出、超前判断、策略高效执行”已经融入王建利项目团队的骨血并指引大家不断前行。北京金融街(月坛)中心工程在施工冲刺阶段,项目各部门人员24小时循环轮岗,项目领导班子吃住在现场,家在北京的机电经理两个月没有回家,工程部经理因无规律作息在深夜无法正常入眠。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时刻自省的同时,激发出了昂扬的斗志,这都源于王建利在项目部一以贯之的公平竞争机制、奖罚措施,包容开放、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态度。
“没有职位高低,只有分工不同”是王建利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视农民工为兄弟,注重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关爱农民工。每个项目组建之初,他都会将工地内的分包单位组织起来,成立工会联合会。他还建立农民工工资预储账户,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要求分包单位务必签订劳动合同、做好考勤、按时填写工资发放表、完成工资月报,保证了工资足额按时,从未拖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