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时代先锋 一局先锋 我身边的先锋
  首页>> 新闻中心>>专题专栏>>一局专题>>寻找我身边的先锋>>2015时代先锋故事集  
用梦想起吊别样人生
发布日期: 2015-11-03 字号:[ ]

  

天空中的囚徒

  将一个人关进宽1米、长约1.5米、高约2米、可活动范围不超过1平方米的金属与玻璃组合而成的箱体中,然后将其悬挂在几十米、几百米的高空,每天8个小时经受中国南方夏日的烘烤或经受中国北方严寒的考验。中建一局的塔吊司机王华就被“囚禁”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的600米高空,接受高温或者寒冷的考验,犹如“天空中的囚徒”。“囚禁”他的箱体就是他的塔吊驾驶室。

  每天进入驾驶室后,8小时之内,塔吊司机是不能离开驾驶室的。连吃的饭、喝的水都要从地面吊上来。在地面上再简单不过的上厕所,在这里都成了大难题。除了窗外偶尔掠过的飞鸟和不远处飘来荡去的云朵,在驾驶室里,王华只能见到自己孤单单的影子。白昼,还可以看到地面如豆的人影车形;夜晚,一片漆黑将驾驶室严严地包裹起来,只能隐隐俯瞰都市的万家灯火。如果是阴雨天,雨雾密密地将驾驶室笼罩起来,那就是彻底地与尘世隔绝了。

  坐在驾驶室里,就连想听听平日厌倦了的车水马龙的市井喧嚣都是一种奢侈。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就是一部对讲机。联系的唯一对象就是地面或作业面上的信号员。联系的内容就是不断重复的单调的指令声。

  俯视都市万象,坐揽云舒云卷,那只是诗人的浪漫想象,抑或是观光者的一时之兴。一个人每天8小时坐在驾驶室里,不出三天,无边的孤独与寂寞便会呑噬掉所有的浪漫神经。

  对一个常年在高空作业的塔吊司机来说,最重也最难“吊”的是自己的孤独与寂寞。只有吊得动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才能吊得起重物,也才能吊出自己的未来。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东莞公安大楼工地算起,王华已经度过了24年的塔吊司机生涯。累积起来,王华已经在塔吊驾驶室当了整整8年的“天空中的囚徒”。

  24年的坚守,锤炼了王华坚毅的品格,更证明了王华具有战胜孤独与寂寞的强大的内心世界。

  天梯上的行者

  王华每一天上班都是一次涉险的旅程。

   项目上所用的4台塔吊是吊重100吨、自重440吨、起重臂长60米的国内最大型号塔吊。因施工需要,塔吊采用了在建筑物主核心筒附墙外爬的形式。4台塔吊分别附着于核心筒四个面的外墙上。由于核心筒深处的跳板位置无法完全延伸到塔吊内部,中间大概有50厘米的距离。项目上形象地将这50厘米宽的空隙叫做“鬼门关”。随着主体的不断升高,“鬼门关”的危险性不断增大。站在现在平安项目600米的高空,从这道缝隙向下望去,地面的行人几乎如同草芥了。王华每天上下班,都要从“鬼门关”上跨过。 

  平安金融中心工程建筑面积约46万平米,主体118层,高度约600米,所需的钢材达10万吨,结构总重量约68万吨,这些物资主要靠四台动臂塔吊吊装完成。如果哪一台塔吊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进展。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工地,四台塔吊24小时不停歇地轮班作业。一听到塔吊发生了故障,项目执行经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赶快找王华。”

  在项目上,王华不仅负责塔吊驾驶与维修,还经常参加有关塔吊拆装方案的论证,并且时常提出自己的建议。在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眼里,只有高中学历的“王工”能操作、会维修,专业水平令人折服。

梦想就像一根纤绳牵引着他不断成长。现在,王华不仅自己成为了一名技术高超的塔吊司机、全国优秀机械工人、北京市劳动模范,还带出了18名塔吊司机和48名电梯司机,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创造出4天一层楼的新深圳速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跨过“鬼门关”后,王华还要抓紧钢管扶手,爬过几十米斜悬在空中的镂空钢梯才能进入他的驾驶室。经过这样一番涉险之旅,王华才能坐到操作台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还不是塔吊司机最难的地方,最具挑战性的是要爬上长达55米的塔吊大臂,给动滑轮上润滑油。塔吊大臂没有防护栏,它的四周仅有大臂上粗壮的圆柱形钢管可以手扶。脚下只能踩着约20厘米宽的长梯往上爬。王华把这条55米长的塔吊大臂形容为“天路”。他说,“踏上这条‘天路’,脚下就是数百米悬空,一般的塔吊司机都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王华回忆说,第一次跟着师傅维修塔臂时才26岁,那天排除塔臂上的故障后,遇上了停电,无法坐塔臂“小车”回去。别无选择,必须从高高的塔臂上走下来。站在高空塔臂上,吓得两腿直哆嗦。“别害怕,往前看。”师傅一个劲儿地提醒他。等到一点点地迈着碎步挪到地面时,王华紧张得汗水打湿了后背。

  塔吊司机是世界上10大高危职业之一,其危险程度排名在消防员之前。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塔吊司机,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有战胜恐惧的勇气。王华高空作业的胆识,就是在这无数次的历险中磨炼出来的。

  经受住一次次的反复历练,恐慌的心理逐渐淡去。现在,在中国在建第一高楼的天梯上行走,虽然脚下是600多米的悬空,王华依然能有说有笑、如履平地了。

  知道家人每天都为他悬着一颗心,所以每天回到地面的第一件事,王华就是要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梦想的牵引

  王华对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得入心入脑,并从主人公孙少平的身上读出了自己的影子。他也常用书中的名句来激励自己:“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他坚信,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塔吊司机就是他选定的奋斗目标。

  自此,他把自己的绝大部分心思都用在钻研塔吊技术上。拜师学艺,上夜校,翻阅技术书籍,别人修塔吊时到现场观摩……不懈的努力赢得了丰厚的回报。

在北京国贸三期工地施工时,进口的新塔吊出了问题。厂家派来了高级工程师,花了3天时间也没有查出毛病出在哪里。公司领导让王华上去看看,王华没带任何工具,单凭多年的操作和维修经验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更换了零件后,机器迅速恢复了正常。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 邮编:100161 电子信箱:zjyj@cscec.com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19915号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