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一局承建的北京房山水利修复工程项目正式完工,房山区18条河道、62条沟道、33条道路全部完成恢复重建。作为中建一局与房山区签署合作协议后落地的重大项目,在接到建设任务后,中建一局第一时间集结下属二公司、三公司、建设发展公司、总承包公司、华北公司、中建市政公司,调配优势资源、选派优秀项目团队奔赴房山灾后重建一线,全力以赴赶工期、保进度、抓质量,建设精品工程、放心工程,为当地政府和群众交出满意答卷。 北京房山水利修复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有效恢复了河道原有功能,消除防洪安全隐患,恢复公路运输能力,连接各区经济活动,对于维护房山区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建与时间的赛跑 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北京市房山区受灾严重,中建一局积极践行央企担当,勇挑房山区灾后重建重担,组建6支项目团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后重建一线,仅用20天便完成项目部选址及入驻,4周完成施工现场踏勘及施组方案编制,50天完成80家分包及58家分供的合同谈判,组织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迅速到位。 北京房山水利修复工程项目遍布房山区20个乡镇,全长约898公里,面对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冬期施工等重重考验,一局建设者严格按照建设节点要求,科学部署、倒排工期,建设高峰期时,409名管理人员、5300余名工人、460台机械设备、2570辆运输车同步施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高质高效推动房山灾后水毁修复水利工程建设,为沿线居民筑牢“水利安全之盾”。 智慧与困难的较量 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地下水及严重的受损程度,对项目施工造成了严峻挑战。河道护脚和前戗施工槽必须采用干槽施工,而当时护脚前戗作业面均位于水面约4米位置,一局建设者采用“导流围堰”方法,在围堰内侧设置专用排水沟和集水坑,外设抽水泵24小时不间断降水。为了提升施工效率,一局建设者采用跳仓法,将工程“化整为零”,每百米一单元,多基坑并进,每抽干一个区域就迅速进行混凝土浇筑。 进入12月,气温骤降,河道冰封,面对现场混凝土浇筑难题,项目紧急对混凝土原材料储备、抗冻性能、运输保温等进行了详细部署,确保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浇筑完成后,又利用棉被、热风机等为混凝土披上温暖的“外衣”,减少热量损失,力保浇筑质量。“为了保证冬季施工进度,我们花了不少心思,棉被、电热毯、阻燃草帘等保温设施累计投入118.3万平方米,暖风机609台,工地上暖和多了,施工也就不怕冷了。”项目技术员张杰说道。 创新与专业的护航 冬季的房山北部山区,平均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且降雪频繁,堤防碾压填筑压实度一次性合格率意外跌破90%,这在之前是从未发生过的。一局建设者对200个测试点位逐一进行了分析试验,发现将常规砂砾含水量降到4%以下才能满足施工要求。通过层层质量管控,最终实现了冬季堤防碾压填筑压实度一次性合格率100%。 受长期以来采矿和交通的影响,村落中桥涵结构承载力降低,已经无法承担运输的任务。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利用生态手段构建坡面生态系统,在沟道内换填级配碎石,像拼“华容道”一样,将护砌斜面模板做成整体,能够沿斜面平行滑动,解决了河道坡的滑坡风险。 将滴灌技术巧妙融入建筑养护,是项目在紧迫工期中的一次别出心裁。一局建设者创新性地提出混凝土滴管养护方案,在混凝土构件外,营造全天候、不间断的封闭潮湿环境,相较于以往大面积喷洒养护,延长了养护时间,提升了施工效率,水资源节约近三分之一。 绿色与文明的见证 项目北达曲涧路、南至北拒马河河北界、西至芦子水村、东至吴店河,施工工点满布整个房山区,途经村落众多,各层级协调工作困难重重。为了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最大限度减少扰民,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项目仔细研究施工平面布局,策划流水施工以减少现场材料堆放。同时适当选用当地村民参与工程建设,负责交通协调等非关键岗位,加强双方联系,合力推进工程建设。 项目团队积极打造绿色施工项目,设置联网监控全天摄像,以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同时全员接入中建一局智慧工地系统,在线“捕捉”扬尘,工地有了“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看得到隐患、听得到噪声、闻得到粉尘、喷得出水雾,高效解决绿色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难题。 “我就住这附近,从去年看到现在,干的很快很不错,平时也不影响我们休息,看着家门口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对未来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愈发期待。”一位沿线居民对建设者说。
中建一局将以本次项目顺利交付为新的机遇,深度参与北京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将深耕房山、服务房山作为重点工作和任务,持续精准对接房山高质量发展新需求,积极参与房山区城市更新、良乡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双方战略合作深度、广度,为“六大房山”建设注入新动力。
|